机器人建设美好生活

前沿资讯,未来已来

固建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解决焊接机器人人工编程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相关部件产线推进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机器人应用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例如建筑行业的钢结构部件,都是些大型、公差范围比较大的部件,通过专用夹具等技术手段也很难达到国内大部份企业的生产需求。为了解决这问题,机器人视觉技术应运而生,并广泛被应用于建筑行业,特别是钢结构部件生产线。

    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相机、镜头、光源、图像采集卡、视觉处理器(软件),能承担机器人“眼睛”的功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工作的原理是,机器人把物体的需要特征识别出来,把相应数据传送给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再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焊缝位置,可实现焊缝位置的修正,解决公差范围大引起的不可焊接问题。

   

    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在建筑行业相关部件生产中,可应用板料的加工、板料上下料、工件的组立、焊缝跟踪、焊缝品质的检测、工件表面处理、喷漆工件位置识别、喷漆质量的检测等许多工序。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具体应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建筑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

    建筑机器人大量的现场应用需要对于加工或者施工对象做精确定位,然而现有的工业机器人仅能在严格定义的结构化环境中执行预定指令动作,缺乏对环境的感知与应变能力,这极大地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实际工作效率,减少甚至取消了了对于机器人运动轨迹进行示教或者离线编程的环节,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编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2.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的现实应用:

    在现有建筑机器人焊接领域有两个刚需的机器人视觉的应用——

    (1)现有的建筑机器人焊接需要人工通过编程和示教来保证机器人焊接的轨迹。构件多品种,小批量,每次产品更换都需要更改夹具,重新示教,通过多次编程才能确定最终的编程方案,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2)焊接过程中,由于工件尺寸公差大,工装本身尺寸误差,或者焊接热应力导致的变形,会导致实际焊缝轨迹与编程轨迹存在差异,而焊接机器人无法识别并修正该差异,从而导致焊接品质出现差异。

    固建建筑工业化研发团队针对装配式建筑焊接设备研发了建筑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解决了焊接机器人人工编程的技术难题,打通了焊接机器人换人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