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建设美好生活

前沿资讯,未来已来

/
/
媒体动态
权威发布!中国2019年建筑业相关数据披露!

权威发布!中国2019年建筑业相关数据披露!

国家统计局于今年年初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统计报告。据数据资料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其中全国建筑业2019年总产值248446亿元,同比增长5.7%。 该报告明确指出: 1、2019全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48446亿元,同比增长5.7%,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约235000亿元;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 2、从建筑业不同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0.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9.0%,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4%,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0.3%。 3、从中国不同地区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4.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5.6%,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0%,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4、另外在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购进价格在2019年12月份同比增长2.8%,2019全年同比增长4.2%。而在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方面,建筑安装工程2019年同比增长2.8%,其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分别同比增长2.6%、3.9%、1.7%。 国家统计局指出,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新征程,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被淘汰,行业总体发展现状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但总体来看,在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业仍将承担“稳就业”、“保民生”的主力军角色,企业应当把握建筑业发展脉络,未雨绸缪做好转型工作,争取在新征程中实现新的作为。        
新书发布|《数字建造》《建筑机器人》系列丛书来了!

新书发布|《数字建造》《建筑机器人》系列丛书来了!

新书发布 | 《数字建造》《建筑机器人》系列丛书来了!   系列丛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丛书序言 工程建造正在迈进数字建造,乃至智能建造的新发展阶段。站在建设行业发展的新起点,系统研究数字建造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促进我国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由丁烈云院士领衔,邀请国内数字建造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组织策划的《数字建造》丛书,系统梳理和阐述了数字建造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总结了数字建造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且恰逢其时。 丛书内容既有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关键技术的解析,还有具体应用的总结,内容丰富。丛书编写者中既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也有从事工程实践的专家,都取得了数字建造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丰富成果,保证了丛书内容的前沿性和权威性。丛书是对当前数字建造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系统总结,是数字建造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 2019年12月9日 丛书序言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催生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制造业变革席卷全球,成为竞争焦点。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 我国建设行业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然而,有关数字建造的内涵、技术体系、对学科发展和产业变革有什么影响,如何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在总结有关数字建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整的数字建造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系列出版物,供业界人员参考。 在时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元勤社长的推动和支持下,确定了《数字建造》丛书主题以及各册作者,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编委会,该丛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特别是以钱七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各位院士专家,就该丛书的定位、框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咨询,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结合,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希望《数字建造》丛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数字建造》丛书编委会主任 丁烈云院士 2019年11月 数字建造 · 系列丛书 数字建造 · 设计卷   数字建造 · 施工卷   数字建造 · 运维卷     数字建造 · 实践卷           建筑机器人——技术、工艺与方法 《建筑机器人》 @固建机器人 建筑数字建造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于其集成了建筑中的管理和生产要素,指引设计、建造和运维实现一体化。作为建筑智能建造的核心环节,建筑机器人是一种多自由度、高精度、高效率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工具。它超越了传统工艺的加工局限,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大批量建筑构件的定制加工生产。 建筑机器人的研发与实践涉及多交叉学科,从事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艰难。这本系统阐述建筑机器人基本知识和先进技术的综合性书籍显得非常及时。袁烽、阿希姆· 门格斯(Achim Menges)出版的《建筑机器人——技术、工艺与方法》一书,涵盖了建筑机器人理论基础知识,将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梳理成逻辑清晰的文本材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解并应用建筑机器人的重要参照,充分展现了建筑机器人在建筑产业升级中的创造性潜力。 此书既有工具书的操作硬知识,又具设计启发性,不论对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实践人士还是广大设计师,都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参考;同时,该书立足于建筑学,不仅将建筑机器人作为生产力的替代者,同时也将其视为一个能够启发创新的设计与建造方法。希望此书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意识的进步,还可以引导研究者与实践者在人机协作的思想下不断激发建筑设计灵感,引领建筑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刘加平 《建筑机器人》目录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随着信息化、低碳化等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向其他产业学习,已经成为建筑产业漫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使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建筑机器人的运用才逐渐兴起。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建筑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高效性与系统性,通过构建新的设计与建造体系,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因此,建筑学领域对一本涵盖建筑机器人基本知识和先进技术综合性文献的需求愈发强烈。国内迄今尚没有一本系统阐述建筑机器人技术的书籍。本书首次承担起这一职责,努力将当前建筑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成就整理成逻辑清晰的整体。 《建筑机器人》 ©固建机器人 本书着眼于控制与装备共性技术,从设计与建造的多源数据耦合、感知反馈、高精度加工、高效协同技术出发,论述了建筑机器人对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的产业化、全流程方法论。立足全方位建造工艺技术的研发,本书从控制软件、机器人硬件、工具端适配器、移动式平台、智能感知技术等方面,系统化研究如何建筑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的工艺技术基础。同时,本书不仅将建筑机器人作为一种生产替代者,更看做是一种对建筑设计与建造新方法乃至生产流程带来产业革命的新工具,全面系统化推进建筑机器人的智感、智识、智控与智协一体化技术研发。 关于作者 袁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弗逊教系教授,中国建筑学会计算型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理事;上海市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专注在建筑数字化建构理论、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装备与工艺研发,并在多项建筑设计作品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积极推广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阿希姆·门格斯 Achim Menges 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与建造研究员教授、创办负责人,德国当代建筑师、研究学者,曾先后执教于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斯图加特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以及AA建筑联盟学院。专注研究与实践聚焦于一体化设计流程,融合多领域:形态生成设计计算、仿生设计策略以及数字化制造工艺,主张在交叉领域共同作用下,实现高性能的建成环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4110-1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数字化建造|浙建集团联手固建科技:打造数字驱动型建筑集团

数字化建造|浙建集团联手固建科技:打造数字驱动型建筑集团

                               在浙建北大桥酒店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预制梁、板的吊装作业。这些预制构件以往都是在现场浇筑,而现在全是在工厂加工好, 再拼装,这样的装配式建筑工地整洁有序,每块构件上,不仅有二维码的产品信息,还内置了芯片。“对整个构件吊装的安全,包括质量,能 够做到整体的动态管理。”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工艺,最大优点是低污染、节约劳动力。瞄准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浙建已在省内外布局了 10多个建筑工业化基地,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作业,现在都交给了机器完成。既避免了风吹雨淋,又能增加产量和收入,工人们对此赞不绝口。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和传统建筑行业一样,浙建集团大都依靠的是人海战术,随之而来的是扬尘污染、废水乱排。随着生态环 保政策的“加码”,浙建集团“壮士断腕”,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联手固高科技固建科技陆续投资四亿元成立四个专业研究院,在建筑 工业化、建筑新材料、智慧工地管理等领域重点攻关,坚定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涉及到我们企业大量的流程的再造,标准的再造,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经历转型阵痛,如今的浙建,已经在 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在浙建建工工程研究院,联合固建机器人公司开发的三台负责切割、焊接的建筑机器人正在加紧调试, 系统由浙建完全自主研发,年底前,一条智能化建筑构件生产线将投入使用。
上一页
1
 
这是描述信息

解决方案中心

 

建材智造

建机智造

智能施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027786  13396549238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杭州湾信息港E座东10楼

工程应用中心 :杭州市萧山区机器人小镇鸿兴路358号天明国际产业园

邮箱:634739071@qq.com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

版权所有: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   浙ICP备18056010号